【國際不再恐同日(加拿大小學日常)】/Edkin

32929763_10156338375313685_2860731751402045440_n

每年的5月17號,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可算是LGBT界的大日子。因為在1990年的這一天, 聯合國不再將同性戀列為疾病,是LGBT平權的里程碑。

那麼這又跟教育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在於,這個議題是加拿大小學教育的一部分。

不錯,不是香港那種尷尷尬尬的性教育,而是開宗明義的教育孩子們接受每個人的性取向選擇。

在加拿大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明白真正的「自由」是什麼意思:「自由」就是你做什麼都沒有人在意。穿衣服是否時尚,是否誇張;有沒有化妝,喜歡長頭髮或者短頭髮,身型是否苗條,圓潤的女子可不可以著比堅尼、、、這些事情在加拿大根本無人過問。加拿大的傳統是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不過問他人的選擇是基本禮儀。

32860152_10156338375253685_3463994594281127936_n

班房門前,"This is a safe place for LGBTQ People"

正因為加拿大是這樣保護個人權利的地方,將LGBT這個議題列入教程就變得順理成章。對於比較古板,或者有宗教信仰的亞裔家長來說,這個議題會令他們坐立不安。然而學校裏面所要向學生傳遞的訊息,無非只是要學生尊重每一個人的性向選擇,也教導孩子們不應該因為他人和自己不同,而作出任何霸淩的行為。

加拿大早就已經立法承認同性婚姻。在很多法律的文件,都會支持各種類型的關係(common law, homosexual, transexual),所以即使數量不是很多,孩子們還是很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學生的父母並非一男一女的組合。有關LGBT的教育,正好就可以在孩子成長的初期解答他們對這方面的問題。於是孩子們一路成長,對於有不同性取向的人,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

何韻詩在北美洲巡迴演唱會上,少不了唱《勞斯 萊斯》這一首她自己的首本名曲。何韻詩說這首歌都十多年了,她真希望有一天這首歌會因為社會的進步而被淘汰,會變得不合時宜。但她笑著說,可惜現實和理想仍然有很大距離,這首歌似乎還要唱很多年。

我覺得,社會的傳統根深蒂固,要令到LGBT可以好好地融入亞洲社會是機會渺茫。但是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加拿大,多得開放自由的國民性和從小的教育,LGBT已經可以被社會接受,可以過上和其他人一樣的平凡日子。如果有孩子在青春期發現自己有同性戀傾向,也可以得到足夠的輔助,而不用陷入《勞斯 萊斯》那樣悲劇的境况。這樣應該已經是何韻詩希望見到的情況吧?難怪在香港很多有質素的homosexual couples,都寧願選擇離開香港到澳洲或者加拿大生活。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應該也是吸引人力資源的其中一個要點吧?

32399159_10156338374553685_1231959240839528448_n

作為家長,看到校內遍佈有關今天「國際不再恐同日」的壁報和資訊,我一點都沒有害怕,心裏反而充滿了對這個社會,從小教育的這種自由平等而感恩。

It is just love, nothing but love.

勞斯.萊斯
作詞:黃偉文
作曲:Edmond Tsang
編曲:王雙駿 for double c music group

勞斯和萊斯 都是花樣男子
勞斯 原是個校隊的優秀種子
萊斯 只喜愛讀書
偏偏他倆 早見晚見
每日著住同樣 純白襯衣
羅曼史 開場於 相鄰的桌椅
不過二人 不敢放肆

能成為蜜友 大概總帶著愛
但做對好兄弟 又如此相愛 旁人會說不該
忘形時搭膊 自有一面退開
暗裡很享受 卻怕講出來
兩眼即使 移開轉開
心裡面也知 這是愛

男子和男子 怎能親密如此
勞斯 難面對 卻跟他勾過手指
萊斯 偏偏那樣痴
終於一次 他撲過去
四目對望然後 除下襯衣
迷惑中 的勞斯 此時先至知
一向沒當這好手足女子

能成為蜜友 大概總帶著愛
但做對好兄弟 又如此相愛 旁人會說不該
純情何事會 讓這悲劇揭開
他真的很意外 想起相識以來
一起溫書逛街聽歌看海

日日也親暱如情侶 底牌終揭開

為何還害怕 若覺得這樣愛
尚在計算他又是誰 可否愛
旁人哪個 接受這種愛
明明絕配 犯眾憎 便放開
永遠的忍耐 永遠不出來
世界將依然 不變改
只會讓更多罪名埋沒愛
可要像梁祝 那樣愛

作者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dkinphoto/

【早走是一種幸福】/Edkin

img1068125_2

 

每年的愚人節,在中環文華酒店樓下,放滿了各式各樣華貴的白花牌花環, 聚集着一班外氣,一襲黑衣的女士,一同悼念那英年早逝的張國榮。

在所有人心中,張國榮永遠都是《金支玉葉》裡面的一臉秀氣。 人一死了,不但外形長生不老,連帶他的形象也與天地共存。

在香港,張國榮還是與那一個年代芳華永存比較好。

第一次令我有這種感覺,是在多年前身在澳門看譚詠麟的演唱會。整個演唱會裡面都是我們熟悉的八十年代老調,仍然是那一首《愛情陷阱》,仍然是那一首《愛在深秋》,只是看著年老色衰的譚詠麟像那些晚會藝人一樣, 一邊唱一邊用普通話落力地和觀眾插科打諢,一邊收下觀眾塞過去的紅包;旁邊來自大陸的觀眾看得投入吆叫,我卻是覺得毛骨悚然。

那個時候我覺得,張國榮不需要看到這樣的光境實在太好了。

這十多年來的世情,像一列不講理由的火車,「勁共勁共」的把香港的形象和美學沖散得七零八落。 人無奈只得選擇,要不離開,要不就跳上這列車,一起把過去碾得粉碎。張國榮也是一個人,沒人可以肯定他會離開,還是他會去參加《我是歌手》。黃家駒在我們心目中仍然是一個滿有理想與志氣的搖滾歌手,卻沒有人說得準他會不會到春晚唱《喜歡你》, 接受邀請去天安門參觀閱兵。

 等一下且別動怒,這不過是「不幸的假設」,不過如果把《民主歌聲獻中華》照片和現在比對一下, 這種憂慮和假設就不無道理。

 「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拯救我們脫離兇惡」,我們喜歡的歌手,即使已逝去,卻不用面對 中國這個巨大的惡,或許我們反而應該感到慶幸。至少在去年的雨傘運動中,當人人都唱起《海闊天空》的時候,我就這樣感到慶幸了好幾回:我們不會看到家駒尷尷尬尬地站出來說大家不要把事情太過政治化;也不用看到大家把這首歌從天邊打到地上,說它是膠歌,用「今天我」 來嘲諷形式化的示威抗議。

FB_IMG_1449540690645

By Angryangry Illustration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許志安要北上賣笑,黃家強要陪狗唱k,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多。但是要堅持,看看何韻詩和黃耀明,就知道站在雞蛋這一邊的代價有多麼大。眼看這種悲哀的現實,實在難免令人覺得,還是死了好。

 衆星殞落,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Screenshot_2015-12-08-09-46-18-1

P.S.:

這個題目,我在每年都想寫。 就是怕沒來得及說清楚就已經得罪人。 不過今時今日,還是寫了好。 搞不好再過幾年文字獄就到了,不必把人關到長城監獄,只要用什麼版權和誹謗,將星加坡一樣把人告得傾家蕩產就夠了。
Again,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舊文重刊,原文刊於2015年8月主場新聞博客群]

作者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dkinphoto/